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

勞動者雜誌157期


專題報導:2010基本工資的鬥爭

封面標題
ECFAFTA都是勞工的毒藥
南亞科技工程師過勞死
中國罷工潮與獨立工會發展的展望
籌組陽信銀行工會的司法奮鬥紀實


編輯室報告
  一個29歲的電子業工程師,長期每天早上六點半出門,晚上十二點後才回到家,在某一天趕報告的深夜猝死在家中堆滿公文的書桌上,父母在記者會的控訴,令人鼻酸動容,他們控訴的其實是,所謂的台灣經濟奇蹟,一個犧牲家庭生活與個人生活的龐大壓榨機制,那是台灣長期以加工出口賺取微薄代工利潤的社會共業。

  科技業以責任制逃避加班費,科技大老以極小化成本換取極大化利潤,一代代台灣最優秀的年輕頭腦,就被塞進這個高科技死胡同,每天過著近乎宗教性獻身的集體工作狂熱中,但是心中祈求得到的救贖,卻是四十歲前賺千萬退休的夢想,但是這個夢想有多少人得到?

  誰能告訴我們,每月出刊的財經雜誌,不斷強調樂在工作,但卻又告訴我們如何及早賺飽口袋退休享樂,既然工作如此快樂,那就應該做到斷氣前一刻啊!如果退休是如此美好,那當下的工作請豈不是猶如煉獄般痛苦?

  一個工程師之死,道盡台灣勞工的苦悶,也揭露勞動法制的虛無。

  本來台灣的經濟就是長工時、低工資所堆積出來的。而攸關一百多萬名領取基本工資勞工權益的基本工資的調整案,在政府獨斷的手法中,調高六百元成為17880元,很難想像領取如此月薪的勞工,如何在物價、房價、子女學費日益高漲的當下,安穩的生活下去。

  本期專題報導「基本工資的鬥爭」,將對2010基本工資調整的始末與提高基本工資的意義有深入的探討。台灣目前有3.5萬名建教生,但已經淪為繼外勞之後的廉價勞工,建教生權益促進聯盟對這個邊緣議題的投入,陸續挖掘出許多不為人知的黑暗。近來的房價被炒作到令人瞠目結舌,「住宅非商品,居住是人權」一文有深入的反省,台灣是該把住宅從商品,回歸居住的本質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